用來呈現民眾住院時免自付病房費差額之病床數的比率高低。 為什麼要建立這項指標? 基於醫療資訊公開原則,提供個別醫院保險病床設置比率資訊,同時可做為民眾選擇入住醫院之參考。
用來呈現民眾住院時免自付病房費差額之病床數的比率高低。
為什麼要建立這項指標?
基於醫療資訊公開原則,提供個別醫院保險病床設置比率資訊,同時可做為民眾選擇入住醫院之參考。
醫院保險急性病床比率值呈現較高者,表示該醫院提供較高比率的保險病床,民眾選擇該醫院較有機會入住保險病床,可以減少自付病房費差額之情形。
特約醫院保險病床的規範: 特約醫院保險病床的病床數,應占總病床的比率,於公立醫院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應分別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於非公立醫院應分別達百分之六十以上。 特約醫院應於其住院櫃檯及及其網際網路網頁明顯標示其設置的總病床數、各類病床的每日占床數及空床數、保險病床數及其比率、收取差額的病床數及其差額數等資料,並於其病房護理站明顯標示該病房的前述各項資料。
特約醫院保險病床的規範:
民眾住院常見的問題: 按民眾住院時,該醫院當下有沒有保險病床,除與醫院相關病床的占床率高低有關外,還牽涉科別、疾病別及性別(一般而言,男、女病患不宜混住)等因素,故醫院均訂有相關病床調控措施,建議民眾得視傷病診療需要,並考慮上述因素,選擇適當的入住醫院。一般醫學中心較易有病床不足之現象,但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卻有病床過剩或空床的情形。 健保住院醫療給付係依病患病情需要而定,並無住院天數的限制,病患的住院天數應由診治醫師視病患病情、依臨床專業決定;若醫師認為毋需住院,得以門診治療即可,病患應依醫師指示為宜。 為保障民眾入住健保病床權益,本署均不定期查核特約醫院病床資訊標示情形,輔導改善,以避免醫院以健保病床不足為由,誤導病患自付病房差額費用;醫院如有以住院天數、保險給付限制為由,強制病患出院、轉院的情事,或有不當拒絕提供保險病床的情事,可提供就醫相關資料,交本署轄區業務組查明處理。
民眾住院常見的問題:
指標定義
指標名稱1:保險急性病床比率
分子:
醫院當月月底保險急性病床數。
分母:
醫院當月月底急性病床總床數。
計算公式:
分子/分母 註:於計算急性保險病床比率時,分子及分母均扣除急診處暫留床、洗腎治療床、嬰兒床。 醫院各類病床數,以本署各分區業務組當月月底登錄之病床檔(MHA)資料為準。
分子/分母
註:於計算急性保險病床比率時,分子及分母均扣除急診處暫留床、洗腎治療床、嬰兒床。
醫院各類病床數,以本署各分區業務組當月月底登錄之病床檔(MHA)資料為準。
指標名稱2:保險慢性病床比率
醫院當月月底保險慢性病床數。
醫院當月月底慢性病床總床數。
分子/分母 資料範圍:每月 註:醫院各類病床數,以本署各分區業務組當月月底登錄之病床檔(MHA)資料為準。
資料範圍:每月
註:醫院各類病床數,以本署各分區業務組當月月底登錄之病床檔(MHA)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