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

 
中央健康保險署 衛生福利部 回首頁
 
 
  :::
*
同醫院生產案件出院後十四日以內非計畫性再住院率 *
主要名稱意涵

‧常見產後併發症包括產後出血、產後延遲性子宮出血、陰道血腫、傷口皮下血腫、子宮內膜發炎、產科感染(例如:傷口感染、子宮發炎、乳腺發炎、泌尿道感染及產褥熱)等。

‧為什麼要建立這項指標?

        本項指標採用以14天為觀察範圍,瞭解產婦再度住院的比例高低,藉由這個指標結果,督促醫院更深入瞭解其原因,提升產婦產前及產後的醫療照護品質。

資料來源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醫療服務點數申報資料

指標參考價值

‧醫院指標值≦分區指標值或全國指標值

        表示該院對產婦產前及產後的醫療照護品質較理想

‧醫院指標值>分區指標值或全國指標值

        表示該醫院產婦生產案件14日內非計畫性再住院率,較其他醫院高,但因為造成產婦出院後短期內再度住院的可能原因很多,有時不能直接歸因於該醫院。健保署會加強監控該醫院是否有不適當的處理,以保障產婦生產前、後的醫療品質。

指標使用限制

指標計算係以健保醫療費用申報資料,考量健保申報資料欄位有限,無法反應完整醫療過程與結果。指標數字的表現可能為多重原因造成,僅能呈現部分成效或結果,醫療適當性仍需就病人情形由醫療專業認定,不應直接認定反應品質,請使用者解讀時審慎。

衛教園地

‧近年來「產後延遲性子宮出血」病例增加的原因,可能與國人普遍有坐月子食補和產後服用生化湯習慣有關。另外,哺餵母乳成為國家重大衛生政策與醫療進步指標有關,這個政策提高了產婦哺餵母乳的人數,產婦哺餵母乳的機會變大,相對的提高了「乳腺發炎」的機會。

‧造成產婦出院後短期內再度住院的可能原因?

  1. 產婦出院後沒有依照醫師指示照護。
  2. 產婦衛教不足。
  3. 產婦忙於照護新生兒而忽視自身照護。
  4. 社區資源缺乏。
  5. 可能與住院期間醫療品質有關。
指標操作型定義
   訊息臉譜(投下您對這則訊息的感覺)
好用
高興
不錯
鼓勵
沒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