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

 
中央健康保險署 衛生福利部 回首頁
 
 
  :::
*
牙齒填補保存率-二年以內 *
主要名稱意涵

  當牙齒有蛀洞而尚未侵犯到神經組織時,若及時處理,再以復形材料填補蛀洞,則可延長牙齒的使用年限及回復牙齒之外形,這就叫作「牙齒填補」。目前健保給付的填充物質有「樹脂」、「銀粉」和「玻璃體」等。

資料來源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醫療服務點數申報資料

指標參考價值

‧診所指標值≧分區指標值或全國指標值

  表示該醫院牙科或牙醫診所的牙科病人,填補治療的牙齒比較能保存超過二年而不損壞,部分原因歸因於該醫院牙科或牙醫診所的牙醫師填補材料之選擇、操作之精確與純熟度較佳。

‧診所指標值<分區指標值或全國指標值

  表示該醫院牙科或牙醫診所的牙科病人,填補治療的牙齒能保存超過二年而不損壞的比例較低,除與牙醫師填補材料之選擇、操作之精確與純熟度外有關外,可能尚有民眾平常生活習慣及牙齒本身的因素。

指標使用限制

指標計算係以健保醫療費用申報資料,考量健保申報資料欄位有限,無法反應完整醫療過程與結果。指標數字的表現可能為多重原因造成,僅能呈現部分成效或結果,醫療適當性仍需就病人情形由醫療專業認定,不應直接認定反應品質,請使用者解讀時審慎。

衛教園地

‧有那些因素會造成「牙齒填補」的部分,提早脫落或崩裂?

  1. 病人本身的體質、蛀牙太多或未能注意加強口腔衛生,導致再次蛀牙而脫落。
  2. 醫師填補的材料和技巧:不同位置的牙齒,可能須選用不同的填補材質,填補時技巧的純熟度,當然也會影響充填後的牙齒保存年限。
  3. 填補適應症:有些牙齒在根管治療後,已經不適合以填補的方式回復原狀,可能必須改做假牙才能回復咀嚼功能和外形,這是適應症的問題,雖然假牙不是健保給付的項目,但醫師最好還是先向民眾詳細說明。

‧「根管治療」是一般大家印象中所謂的「抽神經」;
 其實,「抽神經」只是「根管治療」中的部份工作,完整治療應包括有:

  1. 去除牙髓組織(即抽神經)。
  2. 根管沖洗及根管擴大。
  3. 根管充填。
  4. 牙冠恢復牙齒的形態及功能。
指標操作型定義
   訊息臉譜(投下您對這則訊息的感覺)
好用
高興
不錯
鼓勵
沒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