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新聞 |
108.03.11 |
【假日生病不用怕,臺南地區醫院開診好安心】
有鑑於民眾於假日有就醫需求時,多數僅能直接至大醫院急診就醫,造成民眾就醫不便,甚至造成部分醫院急診室壅塞,健保署鼓勵地區醫院配合分級醫療假日開診,讓民眾及時就醫更方便。臺南市共有26家地區醫院,目前週六開診的有22家;週日開診的有9家,大幅提高了民眾假日看診方便性。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6FA347D3B37F0907
|
108.03.11 |
【假日生病不用怕,嘉義地區醫院開診好安心】
健保署鼓勵地區醫院配合分級醫療假日開診,讓民眾及時就醫更方便。嘉義縣市共有10家地區醫院,目前週六開診的有9家;週日開診的有4家,大幅提高了民眾假日看診方便性。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087498410ABB99C1
|
108.03.11 |
【假日生病不用怕,雲林地區醫院開診好安心】
為利民眾方便查詢住家附近地區醫院週六、日門診服務情形,健保署鼓勵地區醫院配合分級醫療假日開診,讓民眾及時就醫更方便。雲林縣共有13家地區醫院,目前週六開診的有12家;週日開診的有2家,大幅提高了民眾假日看診方便性。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CA0F80CC3CA69700
|
108.01.02 |
【健保投入10億推動護病比與健保支付連動 調高加護病房護理費】
中央健康保險署為鼓勵醫院重視護理照護,提高住院病人醫療照護品質,自104年起推動護病比與健保支付連動,將再挹注約6.14億元調升護病比加成率,並以3.72億元提升重症護理照護品質,提高加護病房護理費支付標準,此項給付新制溯及107年12月1日起實施。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D59B9584FB7DFAF9
|
107.12.18 |
【轉診中心揭幕 三軍總醫院與各級院所合作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三軍總醫院為積極響應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分級醫療政策,強化轉診醫療服務,目前與7個社區醫療、204家醫療院所合作簽訂「策略聯盟合作契約」,期能擔任合作院所之堅強後盾,提供病人全方位之醫療照護,以保障民眾就醫安全及提升醫療品質。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AD718F4F1F6FFC1E
|
107.11.28 |
【健保署與台中榮總舉辦住院全人整合醫療服務研討會】
中央健康保險署中區業務組與台中榮民總醫院共同舉辦【2018整合服務心里程】研討會,並請到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及臺中榮民總醫院等3家醫院分享執行「住院全人整合醫療服務」經驗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06ABBEAD080F3B8A
|
107.11.15 |
【花東社區醫療群 四地同步進行107年標竿觀摩會】
健保署東區業務組於107年11月15日在花蓮、玉里、台東、台北四地以視訊方式舉辦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觀摩會,突破東區地理障礙,讓花、東的家庭醫師整合照護團隊,在不影響看診時間下就近相互學習。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B58866EDD169513F
|
107.11.15 |
【國泰醫院三箭齊發 與社區好醫師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國泰綜合醫院響應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分級醫療,結合逾200家社區醫療院所,運用「資訊軟體」、「醫療團隊」及「品質管理機制」三大面向,啟動雙向轉診合作,共同照護民眾的健康。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6F246645F10311D7
|
107.11.02 |
【健保鼓勵地區醫院假日開診,假日生病免煩惱】
推動分級醫療政策再向前一步!中央健康保險署鼓勵基層院所開設假日門診,減少民眾需耗時耗力耗金錢至大型醫院急診就醫,獲得大多數地區醫院熱烈響應,自107年11月起配合開設假日門診,讓民眾對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更有感,及時就醫更便利。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4666FFBF5E135CCA
|
107.10.12 |
【萬芳醫院成立共好健康照護網 與基層醫療院所合作,提供到府醫療服務】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目前積極推動分級醫療,鼓勵醫療體系間分工、合作,使民眾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健保署臺北業務組推動「共好合作」概念,期藉由各醫療院所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運用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雲端醫療資訊之上傳與分享,落實雙向轉診合作。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2FEBA79DF774ACB5
|
107.10.05 |
【南市醫成立「好逗陣轉診聯盟」,落實分級醫療、共同照護】
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台南市立醫院由蔡良敏院長帶領下成立「市醫好逗陣轉診聯盟」,目前已與728家基層診所進行實質雙向轉診合作,帶領全院團隊創造出台南區域醫院健保政策共三項第一名的佳績,並憑著此經驗,號召大台南及北高雄地區所有基層診所加入「市醫好逗陣轉診聯盟」,於今(5)日召開記者會宣示,預計年底前突破千家聯盟診所,持續落實健保署的分級醫療、節省健保資源政策方向。
新聞稿連結 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C415A9590663E4A9
|
107.09.20 |
【分級醫療有星月 轉診照護真專業】
臺大醫院為響應中央健康保險署分級醫療 政策,建立「臺大醫療體系星月計畫健康照護網路」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衛福部醫事司石崇良司長、台北市醫師公會邱泰源理事長及健保署李伯璋署長等人共同見證此一歷史時刻,象徵國內的分級醫療邁向新的里程碑。
李伯璋署長表示,今年以來各大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帶頭進行醫療資源的垂直整合,目前全台已有近七十個體系組成聯盟,逾五千家診所加入,這是台灣醫界首次願意拋棄門戶之見,為民眾、醫療院所及健保署帶來三贏之共好時局!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8C1DA031EC4E0261
|
107.09.07 |
【台中分級醫療榮翔計畫啟航 共創醫病多贏局面】
賀喜健保分級醫療雙向轉診邁向新的里程碑!
今日臺中榮總邀請台中、彰化、南投及苗栗地區,合作簽約的醫療院所一同響應,舉辦「榮翔計畫醫療團隊共照記者會」健保署李伯璋署長亦肯定中榮與基層醫療院所合作建構的共照模式,讓民眾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共創病人、醫院、診所、健保署多贏局面。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wymaAg
|
107.09.04 |
【百家醫院支持分級醫療 共創垂直整合】
好消息報報~為有效分配醫療資源,讓民眾得到更優質的照護,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垂直整合照護,鼓勵醫院及診所合作,使病患依醫療專業建議,接受分流及轉診,讓各層級醫療院所各司其職,全民享受「家庭醫師照顧您,診所醫院一樣好」的優質服務,全台醫院陸續響應,今天台中童綜合醫院與苗栗、台中、南投、彰化與雲林等縣市112家醫療院所合作,開展結盟聯誼,共襄盛舉落實#雙向轉診 合作;南區柳營奇美醫院舉辦「奇心協力醫聯盟」記者會,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親臨致詞。根據統計,截至8月底止,奇美醫療體系轉診人數達1萬1千餘人次,其中轉至基層診所929人,為該區第一,足見共同建構社區整合照護網絡,為全民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務。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2A79EEDE6B6B8C36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858F818064709893
|
107.08.30 |
【「區域共照 醫病共好」- 北醫附醫分級醫療暨區塊鏈啟動】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響應 #分級醫療 政策,與逾百家社區基層診所攜手合作,以單一窗口提供轉診及長照諮詢服務,目前每個月已經有500多人是經由轉診櫃台的協助,透過綠色通道至門診就醫嘍!北醫附醫還運用了 #區塊鏈 技術導入轉診服務,加強病人隱私、病歷紀錄的安全;進而提供更完善之雙向分級醫療照護及共同決策的能力。
健保署也積極推動「#電子轉診平台」及「#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協助院所儘速安排民眾就醫,讓民眾跨院就醫時醫師可查詢各項檢查檢驗檢查報告、影像、用藥…等,共同守護民眾健康,共創民眾、醫療院所及健保三贏之共好時局。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D28BA4B2E99460E9
|
107.08.10 |
【急診壅塞免煩惱 同心合力好信Line】
新光醫院今(10)日與23家社區醫院、241家診所合作啟動新光共好醫療照護團隊,積極推動分級醫療,期透過醫療體系間分工、合作,使民眾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
為了疏緩急診雍塞,新光醫院更與聯醫陽明院區創立了「新光陽明急診LINE的群組」,在新光醫院急診待床超過24小時以上,經醫師評估需住院且為非特定緊急傷病患,病人也願意轉院,新光醫院急診窗口就會聯繫陽明醫院,並且協助轉院直接入住病房,若病情變化時,也能協助轉回新光醫院,近期也開始與聯醫中興院區合作嘍!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A6F4C13B89DDDDEE
|
107.08.08 |
【爸比健康我幸福 送健康存摺我最酷】
健保署和桃園市中壢天晟醫院選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推動雁行計畫「醫養合一 群醫齊航」要為全台灣的爸爸守護健康!李伯璋署長還特別表示,家庭是社會安定基本核心,身為爸爸更是家人重要支柱,就像健保是全民健康的靠山,因此,健保署持續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落實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的理念,來共同照護我們民眾健康。」現在下載健保快易通APP就可以觀看爸爸的健康存摺,和醫生一起守護爸爸的健康,一起成為全台最幸福的子女吧!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5EAD9E84A89FF7E0
|
107.07.31 |
【分級醫療.愛的循環 Love+啟動儀式】
因應花東地區地理狹長的特性,花蓮慈院與花蓮地區六個醫療群,橫向串聯起整合醫療網,配合健保署Love+計畫與69家醫療院所一起組成「類都會智慧型在地醫療」為花東民眾努力。
此外,門諾醫院看見花蓮偏鄉需要,也積極推動 #分級醫療 之「山地鄉醫療整合模式」,選定花蓮縣卓溪鄉作為山地鄉B、C型肝炎全面防治之第一站,連結長照居家、基層衛生所及在地醫院來提高偏鄉B型及C型肝炎病人醫療之可近性及後續追蹤治療,提供偏鄉民眾完整的醫療照護。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今(31)日參加「分級醫療.愛的循環 Love+」啟動儀式中表示,要特別感謝花蓮慈濟、門諾及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與其所帶領及合作的院所,期望藉由這次分級醫療垂直整合計畫的啟動,落實分級醫療政策,讓民眾真正受益;共創健保署、醫界及保險對象三贏的局面。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A530CBF1533B2E75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BECF9A9FD2D0843D
|
107.07.25 |
【分級醫療全台動起來 雙向轉診為病患把關!】
今(25)日「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與「奇美醫學中心」響應健保署 #分級醫療、 #雙向轉診政策,分別成立「蘭陽分級醫療照護網」與「奇心協力醫聯盟」,藉由團隊合作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運用 #健保電子轉診平台 及雲端醫療資訊之上傳與分享,落實雙向轉診合作,提供病人連續性、整合性的醫療照護,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為鼓勵院所建立「轉診合作機制」,積極推動「 #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今年總額協商時已編列推動雙向轉診之預算及完成相關支付標準訂定,並自107年7月1日起實施,協助壯大基層診所醫師診療實力,民眾就近可由厝邊好醫師為健康把關。期待醫院、診所權責分工充分合作,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89874DF64B6AD666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65BBF16DB505BB47
|
107.7.18 |
【衛部豐原醫院「社區醫療合作網」86家醫療院所守護民眾健康】
為配合衛生福利部及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衛福部豐原醫院於今(7/18)日召開「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及智能衛教資訊系統記者會」,與地區醫院與診所建立合作聯盟,期提供完整醫療網,落實雙向轉診,建立民眾家庭醫師觀念與習慣。
衛福部豐原醫院目前結合8家地區醫院、59家診所、18家長照機構,共計86家醫療院所共同組成「社區醫療合作網」,透過健保署「電子轉診資訊交換平台」、「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及「醫療品質公開網站」交換醫療資訊,讓醫師可以更了解病患的病史與相關跨院的檢驗檢查結果,可更周全的診治病患,提高醫療品質,並藉由與合作院所開設共照門診、建立「雙主治醫師」共同照護模式、智能衛教資訊平台,與合作院所客製化持續照護資訊共享,提升照護知能,讓輕症、穩定慢性病患者能就近於社區院所就醫,豐原醫院戮力提升轉診量,設定每月下轉600人。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47D118877DE87CEB)
|
107.7.18 |
【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接力賽升級客製化醫療照護共創多贏】
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獲得多家醫療院所響應,並針對其專長再升級,今日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及台中豐原醫院不約而同,協同地區各層級醫療院所,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連續性、完整性照護,共創病人、醫院、診所、健保署多贏局面。
羅東聖母醫院除推動政策執行,並成立宜蘭縣溪南地區唯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醫院,強化與5個醫療群、近百家院所及長照機構連結,將醫療上下游垂直整合至長照系統,成功將長照納入雙向轉診機制中。健保署李伯璋署長對於聖母醫院以實際行動帶領蘭陽地區醫療群、社區院所及長照機構進行醫療的上下游垂直整合,提供民眾連續性的醫療照護給予高度肯定。
台中豐原醫院則組成「社區醫療合作網」,建立雙主治醫師共同照護模式、智能衛教資訊平台,客製化持續照護資訊共享,提升照護知能,讓輕症、穩定慢性病患者能就近於社區院所就醫外,護理人員依其病情產製QRcode,透過手機或取相關衛教影片,增加自我照顧資訊。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E6FF4EABDD84E927)
|
107.7.17 |
【全省分級醫療陸續啟動基隆接棒推動跨層級雙向轉診計畫!】
繼昨天的「世界盃分級醫療最佳守門員成功垂直整合共享資源」,今天基隆地區也接棒公布「基隆市跨層級雙向轉診計畫」響應!由基隆市醫師公會、基隆長庚醫院及衛福部基隆醫院結合10群家醫醫療群、75家基隆及北海岸在地醫療院所,成立「基隆共好醫療照護團隊」,以實際行動帶領基隆及北海岸地區進行醫療的上下游垂直整合,協助急重症病人到大型醫院就醫,輕症者則回歸社區診所,改善整體醫療品質,回饋民眾最優質的醫療照護。
新聞稿連結(http://t.cn/RgJLM3B)
|
107.7.16 |
【世界盃分級醫療最佳守門員成功垂直整合共享資源】
衛生福利部及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透過醫療體系間分工、合作,落實雙向轉診及雲端醫療資訊之上傳與分享,由厝邊好醫師就近擔任民眾的健康守門員,減少醫療資源不當耗費,使民眾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
經過全省健保署同仁、醫療院所及民眾的共同努力下,雙向轉診及雲端醫療資訊之上傳與分享,已成功落實執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在近5年來,各級醫事機構與該院雙向轉診、轉檢病人,平均每年約達1萬9千人次,106年更成長8%;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也結合嘉義縣市等社區醫療群與部立醫院,成立「好在嘉醫,活絡社區照護合作」強化基層合作網絡,落實就醫資源共享,成功回饋民眾轉銜就醫便利性,共創三贏好時局!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c5mRNy)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xa694z)
|
107.7.12 |
【秀傳攜手中南部千家診所落實雙向轉診 民眾還能享轉診優惠】
好康道相報~為落實執行「#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地處中南部的秀傳體系醫院,與彰化縣、南投縣、台南市及高雄市共1,000家診所結盟,進行#雙向轉診,並與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結合,免費提供醫療院所共享秀傳發展的醫療資訊系統,包括「秀傳醫療體系轉診病歷查詢平台」、「eVIP健康管理系統」。
另外,為使醫療資源發揮更大效益,讓民眾獲得全人的健康照護,經轉診到區域醫院的西醫門診基本部分負擔還能減免100元呦~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2B9933ECDB5CFA54)
|
107.6.27 |
【健康照護/守護大聯盟-守護民眾的健康】
今(27)日上午,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270家中彰投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代表舉辦「中山大雁、共榮基層」啟航儀式,打造中區優質「健康照護大聯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同時結合332家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簽約合作,成立「健康守護聯盟」,建立合作互助、資源共享的醫療模式,帶動社區基層醫療發展。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相當肯定醫院以行動力響應分級醫療政策,健保署今年度總額協商時編列推動轉診的預算,積極壯大基層診所醫師之診療實力,由厝邊好醫師就近擔任民眾健康的守門員,藉由分級醫療制度、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電子轉診平台,讓民眾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共創病人、醫院、診所、健保署多贏局面。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eQbiqh)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E3NpSs)
|
107.6.26 |
【彰基「平安共照網」啟航,415家醫療院所齊心】
為響應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彰化基督教醫院今(6/26)日在該院醫療大樓宣誓正式啟動「彰化平安共照網」,與415家醫療院所共組合作團隊,提供民眾及轉診醫療機構安心及全方位醫療照護。
為落實執行「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彰基規劃四大方向為:
- 建置轉診共照醫療網絡平台提供精準轉診服務機制
- 強化醫療聯盟合作及互動
- 優化轉診資訊共享平台功能
- 提供民眾安心便捷的醫療服務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對於彰化基督教醫院響應政府分級醫療政策及啟動「彰化平安共照網」給予高度肯定,讓各層級院所透過分級醫療制度分工合作,民眾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共創民眾、醫療院所及健保三贏之共好時局!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vSwGHc)
|
107.6.13 |
【馬偕共好醫療照護合作團隊全面啟動每日450個門診轉診保留號】
為推動健保署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政策,馬偕紀念醫院台北、淡水及兒童院區今(13)日與多家社區醫院、19群醫療群(計248家診所)共組合作團隊,啟動「馬偕共好醫療照護模式」,不但提供轉診專責窗口與諮詢專線,門診各診次也提供轉診保留號,預估3院區每日可保留450個轉診號次,提供病人全方位照護,以保障民眾就醫安全、提升醫療品質。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oMALKg)
|
107.6.12 |
【「亞東共好醫療聯盟」,提出三好策略朝向全民共好目標邁進】
為響應健保署臺北業務組之「共好合作團隊(GungHoHealthCare)」,亞東醫院於6月12日舉辦「亞東共好醫療聯盟」誓師記者會,與簽約合作之醫療院所共同宣誓,目前已有366家醫療院所簽約合作,包含區域、地區、基層診所、衛生所、呼吸照護機構與長期照護機構,鼓勵民眾輕病至附近院所就醫,重症則由基層院所轉診至該院看診。
「亞東共好醫療聯盟」提出的共好策略有三好:
第一好:提供民眾轉診保留號與完善的出院準備服務流程。
第二好:落實新北市政府提供基層院所綠色通道服務、主治醫師跨層級支援與轉診就醫線上查詢系統。
第三好:加強醫療聯盟互動,教導合作院所使用電子轉診平台、每月召開醫療研討會及24小時CallCenter諮詢等服務。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SBm48B)
|
107.6.6 |
【「共好合作團隊」創造民眾、院所與健保署三好願景~臺北榮民總醫院跨縣市與300餘家社區院所攜手合作,並結合長照機構,強化醫養雙向轉介,提供全人養護服務】
衛生福利部及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期透過醫療體系間分工、合作,使民眾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以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為落實大小醫院及診所間更緊密之合作,健保署臺北業務組推出「共好合作團隊(GungHoHealthCare)」,藉由各醫院院長宣示引領醫療院所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配合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雲端醫療資訊之上傳與分享,落實實質雙向轉診合作。
臺北榮民總醫院自100年5月起即與士林、北投、石牌、蘆洲、左岸五大社區醫療群合作,邀請社區醫師在北榮開設共同照護門診、參與病房巡診、推廣社區安寧照護,並由該院開辦醫師在職教育等,從初期45家擴展到107年的141家合作診所,地區涵蓋北投、士林、淡水、八里、蘆洲、五股、三重及新莊板橋等,共建友善的雙向轉診模式。目前有60位社區醫師受聘為北榮家庭醫學部義務特約主治醫師,106年經社區醫療群轉診並收治住院達1,579人次。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9916F08753B51F34)
|
107.6.5 |
【雙和醫院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共好合作聯盟】
為落實衛生福利部及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使民眾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健保署臺北業務組推出「共好合作團隊(GungHoHealthCare)」的概念,引領醫療院所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配合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雲端醫療資訊上傳與分享,落實雙向轉診合作。
為提高社區醫療照護機能,雙和醫院多年來致力於分級轉診醫療服務,以實際行動進行新北地區分級醫療,與200家基層醫療診所、26家長照機構、9家地區醫院〈含7家急性後期醫療照護中心〉簽訂轉診合約,改善大型醫院壅塞的問題,提供民眾最優質的醫療照護,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8YJTTk)
|
107.5.16 |
【雁飛領航在長庚行年永續輝健保~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與跨縣市278家社區院所攜手合作,組成北台灣規模最大社區醫療共同照護團隊】
衛生福利部及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讓醫院、診所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使民眾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為落實大小醫院診所更緊密且具體的跨院、跨層級合作,健保署北區業務組推出「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配合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雲端資訊,更進一步促進雙向轉診合作的實質效益。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響應健保署北區業務組「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跨縣市結合雙北、桃竹苗縣市各級醫療機構及照護單位共278家,合作成立北台灣規模最大「長庚雁行醫療照護團隊」(1家區域醫院、6家地區醫院、264家基層診所及衛生所、6家居家護理所、1家護理之家),於5月16日舉行啟航儀式並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新聞稿連結(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4373F232B8500591)
|
107.5.3 |
【風城醫療群英會雁行計畫展翅飛~】
在衛生福利部及健保署積極推動分級醫療下,醫院、診所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使民眾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為鼓勵醫院、診所建立更具體的跨院、跨層級實質交流合作,健保署北區業務組推出「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配合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雲端資訊,更進一步促進雙向轉診合作的實質效益。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與148家社區醫療院所攜手合作,成立「雁行醫療照護團隊」,成為竹苗高危險產婦與重症兒童的安心防線,在今(3)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舉行啟航儀式,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親臨見證。象徵社區醫療照護團隊精英成軍整裝待發,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也將承擔起領航的大雁角色,深入社區守護民眾,落實分級醫療,雙向合作提供病人完整性、連續性的醫療服務。
新聞稿連結(https://goo.gl/pqYP1K)
|
106.4.19 |
【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政策,健保署將於半年內檢討修正】
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年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與落實雙向轉診,在今(19)日舉辦的轉診面面觀座談會中,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健保署規劃「分級醫療六大策略廿四項配套」,會在上路後的三個月至半年間蒐集民眾意見及專家建議,進行修正及精進各項措施,同時進行政策的評估,進行滾動的檢討,讓台灣的分級轉診制度更能穩定上軌道。需有定期之政策評估,並設定評估指標。
蔡淑鈴表示,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的目的,就是鼓勵民眾依疾病治療需要,就近選擇適當的就醫場所,有病先至基層診所就醫,經醫師專業診療後,如需轉診,則轉至其他專科醫師或醫院照護,受理轉診醫院都會保留門診部分名額並迅速安排就診。
蔡淑鈴強調,健保署願意傾聽各界意見,隨時針對分級醫療與雙向轉診度進行滾動式修正,近期也會邀集學者專家研未來政策評估架構,並與醫師公會全聯會及各縣市醫師公會討論如何回應民眾對基層診所醫療品質的期待,讓這項政策更為順利往前推動。
新聞稿→https://goo.gl/Pkla6c
|
106.4.15 |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首日,李伯璋署長赴新光醫院傾聽民眾聲音】
為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全民健保今(15)日起調整門、急診部分負擔費用,在新制上路的第一天,中央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親自前往台北市新光醫院視察,瞭解民眾經由基層院所透過電子轉診資訊平台就醫的流程。李署長表示,健保署全體同仁對於分級轉診上路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希望民眾瞭解「厝邊有好醫師,社區也有好醫院」,透過各級醫療院所的分工合作,病人更能獲得優良的醫療照顧。
今天一早,李伯璋署長特別前往新光醫院關心民眾就醫情況,陳姓婦人說,如果經由轉診可以降低40元部分負擔,她會考慮先到基層院所就醫。
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表示,分級醫療與雙向轉診是一項正確的政策,該院為鼓勵病人接受轉診,對於轉診病人給予當次轉診免掛號費的優待。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說,該院設立「轉診服務櫃台」,患者由專人安排各科掛號,並由志工引導就醫,可以迅速就醫。
高姓民眾表示,他的16歲女兒因生理期異常,本月11日經一家兒科診所抽血檢驗有貧血現象,轉介由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收治,今天他帶女兒檢查,並已排定20日回診,符合轉診就醫於一個月內四次回診,可視同轉診部分負擔的優惠。他說,健保推行分級轉診,並不會增加太多的麻煩,而且像咳嗽、流鼻水本來應到附近診所就醫,不必大老遠跑到醫院。
新聞稿→https://goo.gl/EpTKAi
|
106.4.14 |
【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健保署邀醫界、民眾齊努力】
為促使醫療資源有效運用,各級院所能分工合作照顧病人,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4)日邀請衛福部全民健保會委員及醫界代表,共同召開記者會向國人宣示,啟動分級醫療,轉診制度再出發,呼籲民眾有病先找厝邊好醫師看診,必要時可透過院所之間的電子轉診平台轉介至大醫院就醫,讓病患可獲得最適切的照顧。
今天的記者會,立法委員林靜儀、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鄭明輝、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基層執行委員會召集委員黃啟嘉、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委員會委員蔡登順應邀出席,他們都力挺分級醫療為必要的改革方向。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根據該署統計,目前全台每日門診量高達100萬件,如果目前大病小病全往大醫院擠的趨勢不變,到了2020年,每天會有超過4分之1的門診量湧向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基層醫療則日漸萎縮,這種醫療生態必須予以扭轉。
黃啟嘉表示,新制目的有兩項,今天是在為民眾健康把關,明天則是為民眾的荷包把關,如果大醫院急診都是輕症塞在裡面,就會需要更多大醫院、更多急診,並反應在民眾的健保費跟醫療費用之上,現在不做改革,未來則會使得民眾必須繳交更多的健保費,荷包更會失血。
新聞稿→https://goo.gl/skW4Cn
|
106.4.13 |
【經轉診在一個月內四次回診,可享部分負擔優惠】
為推動分級醫療與雙向轉診,本月15日起健保將實施門急診部分負擔新制,經過轉診到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就醫,將比現行收費減收40元,此外,衛生福利部今(13)日公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轉診實施辦法」,凡輕轉診就醫的病人在一個月內的四次回診,均視同轉診,換言之,轉診到大醫院看病可享單月5次部分負擔費用的優惠。這麼好康的事,歡迎大家「樓頂招樓下,阿母招阿爸」,幫健保廣為宣傳喔!
新修訂的轉診作業規範重點如下:
(一)保留轉診優先看診名額—規定各院所應設置適當之設施及人員,為轉診病人提供適當就醫安排,並保留一定優先名額予轉診病人。
(二)明訂轉診單效期--轉診單有效期間,自開立之日起算,至多90天。
(三)放寬視同轉診範圍--持轉診單就醫後,經醫師認定需繼續門診診療者,自轉診就醫之日起一個月內未逾四次之回診,視同轉診。
新聞稿→https://goo.gl/kpqhdy
|
106.4.12 |
【轉診要怎麼轉?李署長傾聽各方建言】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將於本月15日上路,民眾今後到醫學中心求醫有無經過轉診,直接關係到荷包的支出;但誰來啟動轉診?如何化解轉診的阻力?由民間團體「聲評坊」(Vsquare)與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12)日舉辦「轉診面面觀,轉診怎麼轉--公轉、自轉?」座談會,邀請健保署長李伯璋、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楊志良、醫師立委邱泰源、醫勞盟理事曾家琳進行意見交流,期能讓病人真正獲得轉診的最大利益。
與會人士指出,雖然大多數民眾無從辨識自己所患疾病的輕重,卻可以透過平常與家庭醫師的合作,透過家庭醫師的轉介,比起病人四處盲目求醫,更能夠迅速對症治療。
李伯璋署長表示,健保調高門急診部分負擔,絕非為了健保財務考量,而是希望能夠建立制度。至於推動分級轉診是否還有哪些配套還不夠理想之處,他願意傾聽各方意見,讓這個制度變得更好,例如研議增加照顧轉診病人的相關費用,藉此鼓勵醫師把病患上轉及下轉的持續性照顧。
新聞稿→https://goo.gl/q6SgL3
|
106.3.30 |
【電子轉診快易通、家庭醫師「顧健康」】
大雄(化名)最近排便不正常,到住家附近診所接受糞便潛血檢查,醫師懷疑是大腸癌,建議他到大醫院再確認。正當他為了要去哪家醫院找那位醫師看診,可不可以掛到號等問題煩惱時,醫師已利用「電子轉診平台」,找到適當的醫院專科,在完成開立轉診單時,即可同步通知醫院。果然大雄到醫院轉診櫃台報到時,掛號人員馬上幫他掛號就醫。
另一名案例是53歲許先生,日前因病到診所就醫,黃醫師診斷發現許需立即轉診,當黃醫師正開轉診單時,病人突然昏迷,黃醫師立即施以急救並請同仁呼叫救護車,然後由診所護理人員持轉診單隨車前往醫院急診。在許先生送醫過程中,黃醫師透過電話向醫院急診部醫師說明患者的病情,患者到院後,終於將許先生從鬼門關救回來。
為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落實轉診制度,健保署中區業務組和南區業務組今(30)日分別召開記者會,透過真人實事向媒體說明,健保署建置「電子轉診平台」,將轉診作業電子化所帶來的便利,而且經由雙向轉診讓診所與醫院間彼此分工合作,提供民眾連續性的照護。
欲查詢各醫院轉診櫃台聯絡方式,可在健保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hi.gov.tw)/一般民眾/健保醫療服務/轉診,查詢健保特約醫院之轉診櫃台電話。
新聞稿→https://goo.gl/J3KYjR、https://goo.gl/vv63Xc
|
106.3.22 |
【雙向轉診好便利,家醫照顧揪感心】
一名老阿嬤因左腿疼痛,到住家附近的王醫師看診。王醫師評估阿嬤長期服用高血壓、高血脂藥物,且兩膝關節退化、腰椎手術的病史,建議她到醫院骨科門診進一步診療,並透過家庭醫師群幫阿嬤轉診至羅東博愛醫院。院方接到阿嬤的資料後,先幫她安排好骨科掛號,再由阿嬤的家人接她到醫院看診。
診療過後,阿嬤及家人衷心感謝王醫師與羅東博愛醫院的協助,讓她們減少轉診掛號和等待看診的時間,阿嬤也一再誇讚骨科醫師非常親切。
從阿嬤的就醫經驗顯示,因為有王醫師作為家庭醫師,王醫師能快速正確判斷她的醫療需求,且透過家醫群與醫院建立的良好雙向轉診合作機制,可避免病人繁瑣的排隊掛號作業及候診的時間。
健保署呼籲,找個適合自己的優質家庭醫師,是民眾省時省錢又便利的好選擇。
想瞭解家庭醫師的好處→ https://goo.gl/Bs8hFI
|
106.3.15 |
【電子轉診平台上路 病人掛號免煩惱】
彰化陳小姐因不規則出血到婦產科診所就醫,經初步診斷懷疑是子宮肌瘤,醫師建議轉診到彰化基督教醫院進一步檢查,於是透過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將陳小姐轉診資料傳送至彰基,請陳小姐直接到彰基就醫。陳小姐到彰基轉診中心,櫃台人員立即協助她掛號並安排當日門診,原本擔心掛不到號的煩惱也一掃而空。
陳小姐經過檢查後,證實是良性子宮肌瘤,彰基醫師建議她繼續追蹤,也迅速透過電子轉診平台將當日看診與檢查結果回復給診所醫師瞭解。
為推動分級醫療,健保署自106年3月1日開放使用「電子轉診資訊平台」,強化診所與醫院合作轉診,提升轉診效率與品質,今(15)日由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見圖,聯合報記者黃安琪提供)舉辦記者會,說明執行半個月情形及新版「全民健康保險轉診實施辦法」。
健保署表示,大醫院會保留一定優先名額予轉診病人,自轉診就醫日起一個月內四次回診,自4月15日起都不會調高門診部分負擔,而且轉診至區域醫院的部分負擔會由140元降為100元,轉診至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則由210元降為170元。
新聞稿→ https://goo.gl/6HdVN7
|
106.3.1 |
【電子轉診平台3月1日上線】
為推動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健保署規劃電子轉診資訊交換平台於106年3月1日上線,供各級醫療院所使用。健保署表示,基層診所可透過此一平台,把病情較為複雜的病人上轉到具有專長及治療能力的醫院及科別,而且電子轉診具有轉出紀錄及提醒,隨時可供醫院查詢。
根據健保統計資料,民國105年西醫門診經轉診就醫件數達近200萬件,平均一天近6,000件。以往病患多半是醫師開立轉診單,再由病人到醫院的轉診櫃台尋求協助;今年由健保署自行開的電子轉診資訊交換平台,建立跨醫療院所之間的聯繫管道,可由醫師直接在電腦上幫病人做好轉介工作(包括欲轉入醫院及科別),但現階段仍無法由病人指定某醫師看診。
健保署表示,目前電子轉診平台在開發過程中,雖已諮詢各界專家意見,開放使用初期尚須時間適應平台運作及轉診流程,院所執行過程的相關問題,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將全力協助解決,希冀各界多加利用並提供意見,以便逐步改善。
新聞稿→ https://goo.gl/axn103
|
106.2.19 |
【推動分級醫療 健保門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案公布】
為導引民眾就醫習慣改變,促進醫療院所分工合作,衛生福利部公告健保門、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將自106年4月15日(周六)開始實施。
健保署表示,本次部分負擔調整目的不在增加健保財務收入,而是建立制度。本次調整有降也有升,希望藉此建立有效的轉診制度。
健保署已擬訂推動分級醫療的六大策略,分別為:提昇基層醫療服務量能、導引民眾轉診就醫習慣與調整部分負擔、調高醫院重症支付標準,導引醫院減少輕症服務、強化醫院與診所醫療合作服務,提供連續性照護、提升民眾自我照護知識。
為利民眾對分級醫療的認知,中央健康保險署自即日起將展開全國150場說明會,並備有單張、海報、網路等宣導方式。
新聞稿→https://goo.gl/j3Oye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