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

指標類別
::: 何謂慢性腎臟病
使用說明
指標說明
院所查詢
搜尋樣式   ::: 衛生福利部 中央健康保險署   回首頁

:::
指標項目說明
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最近六個月有測量血清白蛋白之病人數百分比

臨床研究顯示,降低蛋白質攝取能減緩慢性腎臟病惡化。因為高蛋白飲食可能造成腎絲球廓清率數值增加,導致腎臟損傷,降低蛋白質攝取雖能減緩腎臟功能喪失,但不易維持身體所需熱量;長期熱量及蛋白質不足,易造成肌肉流失、營養不良、惡病質及發炎等蛋白質能量消耗症(PEW),使得腎臟功能更為惡化, 因此,如何維持並補充熱量,是慢性腎臟病照護重要議題。

指標操作型定義

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至少每六個月檢測一次血色素的比率

研究證實,長期嚴重貧血(血紅素< 9 g/dL)會導致心室肥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生活品質變差及長期存活率下降;由於慢性腎臟病患是慢性貧血好發族群,研究指出,改善貧血不但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甚至可延緩慢性腎臟病惡化速度;若能適時評估並治療貧血,不但可改善慢性腎臟病患的預後及生活品質,甚至可延緩腎功能惡化。

指標操作型定義

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一年內有做血脂檢查之病人數百分比

研究顯示,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越高,腎功能下降速度越快;而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偏高及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腎功能下降風險也較大。相對地,較高的高密度膽固醇會降低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因此若能適時評估並控制血中膽固醇濃度,可延緩腎功能惡化。

指標操作型定義

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最近六個月有測量血清鈣或磷之病人數百分比

磷離子代謝異常與腎功能惡化有關,研究指出,高血磷是慢性腎臟病惡化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藉由營養諮詢及服用適當藥物,適時評估並控制血中鈣或磷離子濃度,可延緩腎功能惡化。

指標操作型定義

    進行指標項目查詢
圖片樣式
   訊息臉譜(投下您對這則訊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