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NHI_LOGO

分區業務組

健保署與6個分區業務組提供在地化的服務,各縣市共設立7個聯合服務中心及22個聯絡辦公室

更多資訊
:::

78歲的王爺爺,本身有相當多的疾病史,腦膜瘤、腦中風、心律不整、失智,因為之前在浴室不慎跌倒,造成左側股骨頸骨折,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治療,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經醫療團隊評估,符合健保署「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簡稱PAC)」條件,經與家屬討論,出院後安排轉到距離王爺爺家最近的PAC醫院繼續照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PAC團隊林松彥醫師表示,家屬原本對王爺爺的復原不抱太大期望,覺得爺爺很多疾病經常反覆住院又跌倒,接下來恐怕要長期臥床了,後來將爺爺轉到PAC醫院,為增強病患復健的信心,高醫團隊每週固定安排2~3次到下游醫院訪視,直接與PAC醫院團隊面對面溝通病情、觀察傷口、拆線、評估肌力及提供復健建議,現在爺爺已經可以用ㄇ字型拐杖走一小段路,讓老人家骨折後不再只有臥床這條不歸路,家屬覺得非常驚訝、開心。

健保署高屏業務組表示,健保署從103年起辦理PAC計畫,主要銜接病人急性期出院後到身體功能恢復返家前的照護,目前給付6種疾病,包括:腦中風、燒燙傷、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及衰弱高齡病患,給予3-6週的照護期,由PAC醫院提供高密度的復健,讓病人能儘速恢復及改善失能程度,提升生活自主能力。高屏轄區共有8個PAC團隊39家醫院參與計畫,今年度迄今收案人數達1,435人,目前PAC計畫全國每年約可照護1萬人以上。在高齡化的臺灣,許多家庭都難以負荷長輩的失能,PAC的實施,造福了更多的病人,也強化急性醫療資源配置效率,與長期照護服務無縫接軌,讓醫療、社會及家庭的照護負擔得以紓解。

發布日期
更新日期
瀏覽人次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