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前3名研究領域為循環系統共8篇、影響健康狀態與醫療保健服務接觸因素共4篇、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共4篇,發表期刊為 Review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Medicine (Baltimore)。
- 十一月精選論文:成年人有先天性心臟病又有心房顫動者罹患缺血性中風風險較高
因為接受心臟檢查的機會增加,成年人發現先天性心臟病的盛行率逐漸增加。但是成年人有先天性心臟病發生心房顫動是否有較高缺血性腦中風風險還不是很清楚。林口長庚醫院團隊使用台灣健保申報資料庫,收集2000年至2010年被診斷先天性心臟病成人個案36,530位進行追蹤觀察。
研究發現成年人有先天性心臟病者發生心房顫動機率是一般族群的4.7至15.3倍。成年人有先天性心臟病者有心房顫動比沒有心房顫動發生缺血性腦中風風險是1.45倍。老年人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引發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比小於50歲且沒有合併心房顫動的人高約1.46倍。臨床上常用心房顫動罹患缺血性腦中風評分來估計腦中風發生風險高低,作為預防性治療的參考。本研究發現,即使評分較低(0-1)的患者中,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仍比沒有心房顫動的人高約1.47%。
作者提醒研究有一些限制,一是還有許多缺血性腦中風風險因子(譬如吸菸,肥胖,代謝症候群,心室功能,嚴重瓣膜疾病等)以及服用抗凝藥物的濃度資訊無法由申報資料獲得,無法在分析中控制。二是先天性心臟病與心房顫動也還有很多不同細分類,無法由申報資料獲得。
Lin YS, Huang YC, Lin CP, Wu VC, Kao YW, Chiang HY, Chu P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 congenital heart increase ischemic stroke risk even at low CHA2DS2-VASc score. Rev Cardiovasc Med. 2023;24(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