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NHI_LOGO

分區業務組

健保署與6個分區業務組提供在地化的服務,各縣市共設立7個聯合服務中心及22個聯絡辦公室

更多資訊
:::

        科技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短,隨著資通訊精進及偏鄉網路佈建,為提升偏鄉醫療照護的可近性,並透過數位科技縮短就醫距離,中央健康保險署今(4)日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伊谷舉辦「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首場活動,邀請嘉義基督教醫院、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奇美醫院,及阿里山鄉衛生所、阿里山醫療站、香林衛生室等在地醫療單位,現場分享使用虛擬健保卡於「居家醫療」、「遠距醫療」及「視訊診療」場域之就醫流程與心得,並邀請當地民眾與長照、文健站與社區發展單位共襄盛舉。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親臨現場致詞,他說:「過去健保署對於醫療服務不容易滿足的偏遠地區,採行策略是將醫療資源送進偏鄉。然而日漸普及的數位科技,讓遠距醫療、視訊診療逐漸成為偏遠地區新興且重要的醫療服務方式。」而虛擬健保卡則是接受這些數位醫療時,完成就醫零接觸最佳利器。
        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之下,已有許多民眾下載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APP,申請虛擬健保卡接受「視訊診療」,出示虛擬健保卡QR code就可以進行掛號、看診、檢查、領藥等就醫程序,不受無法過卡或忘記帶卡所苦,截至111年7月1日止,已有27萬3,787人持有虛擬健保卡,607家特約醫療院所提供虛擬健保卡服務。
        今年健保署更期望能在民眾接受「居家醫療」及「遠距醫療」服務時,能全面應用虛擬健保卡,並提供獎勵機制,鼓勵醫療院所加入提供虛擬健保卡服務的行列。李伯璋署長指出:「要將數位醫療服務送到偏鄉,還有一個重點是協助在地民眾跨越數位落差。因此培育在地衛生所單位、社區據點、文健站、在地志工(學校/教會)等種子人員,長期協助民眾申請健保快易通 APP及使用虛擬健保卡是很重要的。」
        活動現場也安排醫療照護數位工具開發單位,分享如何應用健康存摺 SDK 協助民眾自我健康管理及減少就醫,未來也能透過種子人員分享健保數位科技,賦予民眾更健康的自我照護能力。
        此外,醫療團隊至偏鄉地區提供居家醫療服務時,需攜帶看診用的電腦、讀卡機及許多醫療設備,負擔沉重,也常出現健保IC卡無法讀取、寫入時間緩慢等問題。院所現場將展示運用健保署開發的「居家輕量藍牙APP」,讓醫護人員只需攜帶輕便的平板或手機,即可掃描虛擬健保卡看診,並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系統查詢病人就醫紀錄,提供診斷與用藥安全必要資訊。
        健保署今年將辦理16 場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活動,並結合健康存摺應用推廣,同步以視訊方式連線鄰近鄉鎮,提升偏鄉民眾虛擬健保卡使用率,傳達健保署持續改善偏鄉民眾就醫品質的決心!

1110704健保署李伯璋署長今(4)日於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阿里山首場活動致詞。​

11107041聖馬爾定醫院洪健智醫師與阿里山醫療站協助民眾使用虛擬健保卡進行遠距醫療。​

11107042阿里山鄉衛生所與奇美醫院,合作運用虛擬健保卡在眼科遠距醫療的流程展示。​

11107043嘉義基督教醫院展示居家診療結合虛擬健保卡與健保署居家輕量藍牙APP使用場景。​

11107044嘉義基督教醫院演示視訊診療使用虛擬健保卡就醫流程。​

11107045健保署今(4)日舉辦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阿里山首場活動,與會貴賓嘉義縣衛生局林淑華科長(前排左起)、健保署資訊組孫浩淳副組長、健保署張禹斌主任秘書、阿里山鄉衛生所張泰昇主任、奇美醫院鄭天浚副院長、健保署李伯璋署長、嘉義基督教醫院周恬弘副院長、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林慈恩副院長、WaCare潘人豪執行長、健保署企劃組王宗曦組長、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以及嘉義縣議會武清山議員(後排左起第四人)等一起合影。​

發布日期
更新日期
瀏覽人次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