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民因為有全民健保,不必像美國人那樣擔心因病致貧。
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期刊(BMJ|12 Jan 2008|volume 336)在其「觀測站專欄」中刊登美國知名醫療經濟學者Uwe Reinhardt教授的文章「臺灣健保美國自嘆弗如」,作者主要表達臺灣健保行政效率高,美國比之相形遜色,因此美國應可從臺灣經驗中得到啟發。
在這篇文章中,Reinhardt教授認為臺灣健保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資訊系統做為支撐,可以有效管理醫療費用的申報,未來更有可能先美國一步推動電子病歷系統,以增加管理效率。同時由臺灣經驗可知,總額支付制度是短期上有效的醫療費用控管工具,但長期而言,仍需有具彈性的成本控制方法,以為因應。
另外,在醫療品質方面,Reinhardt教授認為由於臺灣與美國整體投入醫療的資金比例不同,不應將臺灣的醫療品質與美國頂級的醫療品質相比,而是應該以健保開辦前後的醫療品質作比較,並且臺灣如果能再增加投入1~2%的GDP於醫療服務上,臺灣的醫療系統會有大幅的改善,亦會降低民眾就醫時的自付費用。同時健保局過低的行政經費也應該再提高,藉由臺灣強而有力的資訊平台,臺灣會比美國更容易提升效率及品質。
最後Reinhardt教授也稱許臺灣健保的開辦使得臺灣的病患不致因各人經濟能力不同,而得到上、中、下,三級式的差別待遇,因此即使臺灣的勞工受到隣近國家低價勞力市場的衝擊,他們仍享有全民健保這面安全網的保障,健保,確實為國家珍貴的資產。
作者Uwe Reinhardt教授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專長是政治經濟、經濟與公共事務,亦是我國行政院科技顧問。Reinhardt教授過去擔任過美國科學院醫學會院士、美國國家顧問團健康照護政策顧問及美國衛生部顧問,在2002年現代健康照護期刊的讀者票選他為美國健康政策最具影響力的前十大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