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03年8月6日,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第一會議室舉辦「全民健康保險安寧療護觀摩會」,邀請國內6位安寧療護專家與150位辦理安寧業務之院所成員共同討論與交流。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民國85年起試辦安寧居家療護業務,89年7月配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試辦安寧療護整合性照護計畫。各界大多給予整合性試辦計畫正面肯定與支持,故自98年9月1日起將住院安寧療護及安寧居家療護全面導入支付標準,並擴大開放其他8類重症末期病患納入安寧療護收案對象。另100年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安寧共同照護試辦方案」,希望將安寧照護模式引進一般病房,讓病患可在原就診醫療單位得到安寧照護。今(103)年1月起推動社區安寧照護,結合社區與地區醫療資源,讓末期病人返家善終、在地老化,使病人能安祥且有尊嚴的走完這一生。
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截至103年7月底安寧相關業務之申辦家數共計150家。分析申報資料統計安寧療護照護人數:住院安寧療護由92年4,600人成長至102年10,330人成長125%、安寧居家療護由92年2,199人成長至102年5,492人成長150%、安寧共同照護由101年13,476人成長至102年18,589人,成長幅度達38%為各項安寧業務中最高。由各項安寧業務中計算癌症病人死亡前使用安寧療護之人數比率,由101年29.9%成長至102年39.9%,成長幅度達33%。總計92年度安寧相關申報點數為4.0億點,至102年度為9.7億點,無論是照護人數或醫療點數皆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顯示醫事人員及民眾對於安寧療護的觀念日亦接受。
健保署分析死亡前有無使用安寧療護對於醫療費用之差異,死亡前一個月內有使用安寧療護者,其每人每月可減少支出約3.2萬點;若死亡前六個月內有使用安寧療護者,每人每六個月可減少支出約10.7萬點,顯示接受安寧療護對於減少無效醫療頗具成效。另健保署101年12月新增「緩和醫療家庭諮詢費」支付項目,不分層級別支付1,500點,以財務誘因鼓勵醫師於急性醫療期間提供重症末期病患安寧療護家庭諮詢服務。統計102年接受緩和醫療家庭諮詢費之案件中於加護病床接受諮詢件數占36%,未來將持續推廣,盼安寧療護服務能減少重症末期病患因無效醫療所承受之苦痛,並提升臨終前之生活品質。
為瞭解國內推動安寧療護之經驗,本次研討會分為住院安寧療護、安寧居家療護、安寧共同照護三部分進行分享,並特別邀請國內安寧業務具經驗之專家,包含慈濟醫院人文醫學科王英偉主任、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陳冠廷主任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金山分院黃勝堅院長與會演說,並邀請慈濟醫院預防醫學中心蔡世滋主任、臺中榮民總醫院緩和療護病房黃曉峰主任、馬偕紀念醫院賴允亮教授分別擔任各場次之引言人。與會對象為國內安寧相關學會、全民健康保險會、醫院協會之代表、執行安寧療護相關業務之醫療院所等共計150名。
希望經由本次辦理安寧療護觀摩會邀請專家進行實務經驗分享,對於推廣安寧療護能有所借鏡及學習,以作為未來持續推廣安寧照護之參考。
議程-Word格式
議程-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