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太住公寓4樓,先生中風行動不便,每次看病都要背著先生,費盡力氣花約一小時上下樓梯。「醫師可以到我家嗎?」李太太由衷的祈盼。
台灣人口結構少子化、老化速度又驚人,像李家的案例及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健保署於今年2月起推動「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把醫療照護送進病人家,讓行動不便有醫療需求的個案,能享有溫馨便利的醫療服務。
陳奶奶,76歲,子女定居國外,獨居於電梯大樓,某日在家跌倒,導致壓迫性骨折,進行手術治療,出院後因有骨頭疼痛問題,造成活動及行動不便,因而申請外籍監護工照顧生活起居,聽友人提起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年推動居家醫療整合計畫服務,故電話尋求屏東基督教醫院提供在宅醫療服務。9月收案,醫師到宅處方調整口服藥物及疼痛貼片、訪視3個月內共到宅看診6次,還留有24小時電話諮詢,因為獨居,院方並提供送藥服務。目前陳奶奶疼痛問題改善,已無使用止痛藥物,奶奶感恩醫護人員服務的用心。
家住美濃山下地處偏僻的蕭阿嬤,三年前中風癱瘓又有多重慢性病,無法接受身體現況,情緒不穩常發出怒吼嘶聲。日前外勞推輪椅時又不慎造成阿嬤摔傷,經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團隊評估收案,一個月到宅看診2次,還特別由熟悉客語的居家護理師陪同並教導外勞照護技巧。在醫療團隊悉心照護下,目前個案病情穩定,阿嬤未再因併發症住院。家屬每次看到醫師親自到家中看病,頻頻道謝。客語的貼心服務,溝通零距離。
83歲夏伯伯為腰椎炎神經壓迫個案,又有高血壓及糖尿病慢性病,長期下背痛、雙腳麻木肢體無力,以輪椅代步,於高雄榮民總醫院進行脊椎手術兩次。因神經性膀胱炎裝置尿管,今年10月由榮總出院準備服務小組地緣性轉介至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收案。案妻焦慮個案管路不知如何照護,每個月2次的到宅醫療服務,及隨時可諮詢相關照護問題,家屬覺得溫馨及安心,內心深深感激。
76歲的楊阿嬤,大腸癌轉移肝、肺及骨頭,以致不良於行,需人協助。罹病之前,阿嬤辛勞一輩子,終於可以自在享受人生了,卻在前年得到癌症,生活中除了輪椅,就是臥於床上,凡事須假手他人,再也無法如常行動,心中滿是遺憾及怨嘆。民眾醫院安寧緩和護理師陳淑貞說:阿嬤接受我們醫院安寧居家療護已一段時間了,每次評估完阿嬤身體狀況後,阿嬤會要求我不要那麼快離去,陪她說說話。陪伴是安寧療護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陳護理師說,因著與居家安寧病人接觸使自己可以時時觀照自己,因此服務越多,獲益越大。期盼自己照顧的每一個案,能毫無牽掛的放下所有罣礙,人生最後里程走的安詳與平靜。
居家醫療整合照護,由醫療院所組成照護團隊,提供「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安寧療護」,團隊評估病患需求定期到宅訪視提供個別化醫療服務,在此,該署要感謝醫療院所的支持及參與,並且呼籲有更多團隊的加入。健保署高屏業務組組長林立人說:目前高雄、屏東、澎湖地區都有醫療院所組照護團隊,目前計有19個照護團隊共有105家醫療院所參與。截至105年10月底,共照護了462個個案,服務次數有1,067人次。居家醫療需要遍地開花,讓每個社區都有足夠的照護能力,就近提供服務,形成在地的醫療及照護網路,是健保署努力的目標。
民眾若有居家醫療照護需求,可在健保署網站﹙[連結]﹚/一般民眾/網路申辦及查詢/居家相關醫療服務項下,查詢健保居家醫療照護之特約醫事機構之聯絡電話,或連繫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