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臨床上約四分之一女性發現有子宮肌瘤,可謂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所幸,子宮肌瘤多為良性腫瘤,絕大多數不會威脅生命;據文獻記載,子宮肌瘤轉變為惡性者,非常罕見。但,病理檢查的子宮標本中,患子宮肌瘤者高達四分之三,亦即高達四分之三的子宮肌瘤可能伴隨有病理變化,因而子宮肌瘤的處理仍不可不慎。
子宮肌瘤多半並無明顯症狀,若有症狀,則以經血過量、疼痛、下腹脹、頻尿、性交疼痛、下背痛及生殖問題等較常見。這些問題雖非致命,但影響生活甚鉅;因而,需不需要治療?何時治療?應採消極或積極療法?怎樣治療效益最高?這些問題向來很有爭議,連醫界的主張歧異也很大。
一般子宮肌瘤常見治療方式有:
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包含以下方式:
- 子宮切除術(Hysterectomy):經腹部手術(ATH)外,亦可從陰道(VTH)或腹腔鏡切除。
- 子宮肌瘤摘除術(Myomectomy):又可分為經腹部摘除 (Abdominal Myomectomy)、子宮鏡摘除 (Hysteroscopic Myomectomy)、腹腔鏡摘除。
- 子宮動脈栓塞術(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