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本頁建議內容,由健保署委請社團法人臺灣生活型態醫學會邀集相關領域專家訂定。
初階建議:
壓力本來就會有,不一定是壞事,重點是你怎麼面對它。妥善面對壓力,可以幫助自己發揮更好的潛能。
- 可以從自我觀察開始:最近是不是比較容易煩躁、胃口不好,或肩膀緊繃?這都是開始有壓力的訊號。接下來,可以找出可能的「壓力來源」是什麼,像是工作、人際,或是生活改變。
- 每天留給自己一點放慢節奏的時間,例如聽音樂、散步、泡澡、曬太陽,讓身體放鬆下來。
- 如果感覺心煩,不妨找個親友說出,或寫出自己當下的情緒和想法,有時候表達出來,比較不會卡在心裡。你也可以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比較舒服的小事,比如洗個熱水澡、和朋友講講話、看一部喜歡的影片。4. 如果壓力已經持續一段時間,覺得有點吃不消,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進階建議:
如果你已經有一些處理壓力的方法,可以再進一步整理出一套「對你最有用的方式」。
- 想一想:我上次壓力大時,是靠什麼撐過去的?是運動?聊天?還是聽音樂?把這些方法寫下來,變成自己的「壓力小錦囊」,放在手機裡或貼在冰箱上,覺得心煩的時候就挑一個來做。
- 除了使用過去的方法,也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否對自己的能力要求太高?把事情想得太嚴重?」學習用不同角度看待事件,幫助自己放下過度焦慮。另外,也可以多和信任的家人或朋友聊聊,建立穩定的支持系統,避免壓力大時會把自己孤立起來。
- 嘗試用調整呼吸來放鬆心情,例如在每天或壓力較大時,花五分鐘練習「吸氣4秒、吐氣6秒」,有助於讓身體慢慢安定下來。